数据分析调控4个月楼市情况
深圳楼市715调控已过去四个多月,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楼市变化
一、调控后交易情况
1、全市的交易过户数据对比
真实交易量相对交易过户量有一定的数据延后,9月份5049套的过户量基本反应了调控后7-8月份的交易情况,相对于5-7月的交易高峰腰斩一半,比2018年上半年600多套还要低,仅高于冬季的2018年下半年,如果继续萎缩楼市要进入冬季吗?
2、分区交易指数:
龙岗区(红色折线)、南山区(蓝色折线)
龙岗区(红色)调控前后交易数量腰斩。
南山区(蓝色)调控前大部分区域都属热点,调控后下跌三分之二,交易量下降明显。
宝安区(紫色折线)、龙华区(浅绿色折线)
宝安区范围大,除了宝中、碧海等热点,还有很多冷寂区域,调控后交易量下跌一半多一点。
龙华区没有绝对热点,多数区域交易都较活跃,调控后交指数下跌超过一半。
福田区(深红色)、罗湖区(淡紫色)
福田区调控后交易指数下跌超过一半,未达到三分之一。
罗湖区调控前后交易指数下跌在一半左右
总体来看,在严厉的调控政策之下,总体交易量下跌超过一半,整体交易腰斩。西部热点片区南山、宝安的宝中、碧海交易量下跌约三分之二,中部的福田、龙华交易量下跌也超过一半,罗湖、龙岗交易量下跌约在一半,715调控政策对交易量的影响已经超过了2018年的731新政的水平,彼时交易量下跌一半。
二、调控后西部片区情况
1、宝安中心区成交单价
宝中成交单价调控后交易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交易价格在9月份达到低点,10月略有回升,但还未超过6、7月份的高峰。
2、碧海片区
碧海片区交易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交易均价8-9月都有低点,10月有所回升。
3、南山前海片区
前海片区的交易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价格在8-9月达到低点后略有回升。
4、南山后海片区
后海片区交易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价格回调,目前整体还在较低价位。
5、南山顶级学位
调控后交易量下降,然而价格变化不大。
三、中部片区情况
1、福田中心区
福田中心区交易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8-10月价格回落,11月价格有回升势头。
2、香蜜湖片区
成交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价格8月份调整,9月份后开始回升。
3、龙华中心片区
成交量下跌超过一半,价格微幅下调,成交量整体较大,价格比较平稳。
4、红山片区
成交量下跌一半,价格窄幅波动,整体平稳。
5、学位代表的百花片区
成交量下跌了三分之二,价格稳定。
四、东部片区
罗湖的百仕达片区
百仕达交易量下跌一半,价格窄幅波动。10月后有所回升。
2、黄贝岭片区
成交量下跌一半,价格受调控影响较小,调控前没怎么涨,调控后小幅调整,10月回补。
3、龙岗中心城
龙岗中心调控后交易量下跌不到一半,价格与调控前相近,10月后有稳步回升势头。
4、大运片区
调控后交易量下跌一半,价格受调控短暂影响,调整后回升。
5、翠竹片区(学位)
调控后交易量下跌不到一半,价格受调控影响很小,依然按自己的节奏行进。
五、调控后二手楼市总结
通过以上片区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西部片区受调控影响较大,成交量下跌超过三分之二,价格在调控后应声调整,10月份后有回升势头。
2、中部的福田区调控后成交量下跌达三分之二,价格在调控后明显回落,9月后有所回升。
3、中部的龙华片区调控后成交量下跌了一半,因总价较低调控对价格影响不大。
4、东部的罗湖、龙岗片区,总价相对低,调控后成交量下跌一半左右,价格变化不大。
5、各区域学位房成交量下跌一半或三分之二,但价格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以上各区域的价格分析均为成交的均价,并不代表一个小区住房的涨跌,均价下跌有可能是低单价的成交多,高单价的成交少,调控后高单价、高总价的房子成交更困难一些。
地产剑客 楼情速递 成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