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深圳新闻网
根据“深圳轨道交通”微信公众号,14号线最近又有了新的发展,引起了平山和龙岗沿线人们的关注!5月25日下午,14号线十一岭站23标段顶板浇筑完成,标志着该站右线大里程线路如期提供盾构始发条件。
线路信息
地铁14号线是深圳区域快递网络中东部的第一条线路,起点为港厦北,终点为沙田站,全长约50.34公里,连接福田区、罗湖区、龙岗区和屏山区,并保留向惠州延伸的条件。它有17个车站,1个停车场,1个停车场和4个主要变电站。
▲地铁14号线示意图
十一岭站是14号线的一个站,施工难度很大。该段主体结构为地质复杂的异形结构。岩石为中等风化和轻度风化的角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范围为100-178兆帕,其硬度是强风化角岩的6-10倍。同时,岩层倾斜,桩基入土深度大,导致围护结构和爆破开挖施工效率低,工期紧。
为了确保施爱玲站长距离右线盾构始发条件的顺利提供,项目部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施工方案的优化
相关单位多次指导项目部施工,召开施工方案、技术等方面的座谈会和现场办公会议,进一步优化完善施工方案,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困难。
二是施工组织难度大
1.为了加强施工组织,项目部将增加机械和劳动力的投入,增加5台潜孔钻机,加快基坑开挖,从而保证每天的爆破量。
2.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项目领导24小时带班,重点控制高风险作业和施工生产质量过程,促进安全和质量;
3.严格执行安全风险调查制度。通过网格和实名制管理,责任将转移到人。重点加强高空作业、支撑架设、爆破施工、消防、临时供电、吊装作业等关键工序和高危项目。进行不定期和高频率的检查。按照“五定”原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关闭隐患,确保不存在安全漏洞。
4、严格执行架子队和劳务队召开的每日例会制度,通过会议动态将进度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到周、日、各工序,严格执行进度目标;
5.针对施工进入汛期,项目部制定了“雨季施工计划”,在降雨前、降雨中和降雨后进行严格安排,定期组织开展防洪、防排水、防雷的汛期“三防”安全检查,严格控制现场汛期安全。同时,为了与雨季竞争,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利用雨季的空档,采用“白+黑”24小时作业模式,力争收回雨季延误的所有时间。
第三是集中力量抗击疫情。
1.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项目部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了专项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复产预案,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政策。
2.与此同时,应尽一切努力协调各方的资源,以确保防疫材料和用品配备齐全。积极联系核酸检测机构,对劳务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筛查,以保护农民工健康,确保其尽快复工。
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十一岭站右线成功完成节点目标,为十一岭站最后一台盾构机入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后续盾构施工拉开了序幕。
最近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98.7%的车站围护结构、69.1%的车站土方开挖和47.6%的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其中,39人入井,35人开始钻井。
作为深圳“东进战略”的主要交通线路,14号线预计于2022年建成通车。届时,它将支撑深圳东部的整个发展轴线,平山区和龙岗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