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百位首席预见2023】李宇嘉:“保交楼”任务没有商量余地,出险企业要放弃幻想断臂求生,“超笋”楼盘变多可以多看房了
1月9日来自金融界的消息近日,房地产政策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双发力。已经出台了三支箭,16条金融政策。央行和银监会建立了首个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最近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要大力支持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首套利率应该下调。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应当给予合理支持。对以旧换新、以旧换新、多子女家庭,要给予政策支持。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也表示,要努力促进房地产和金融的正常流通。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以物业担保为切入点,着力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
2023年房地产会复苏吗?供需两端还有哪些发力点?「建筑安全」的工作将如何解读?房企将面临哪些格局变化,普通人(行情603883,诊断股)买房需要做哪些准备?
《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金融规划,特别连线广东省城市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希望能给各界带来启示。
主要观点
如果今年经济社会恢复正常,房价止跌,财产安全风险处置有所进展,楼市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复苏。
加快实施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三支箭”,加大对风险企业或项目的兼并重组力度,督促风险企业放弃幻想,断臂求生,尽快以合适的价格出售股权和项目。
交付大楼是一项不容商量的任务。必须巩固房企的主体责任和地方缴纳的属地责任。
头部房企的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反之,会越来越清晰,即坚持主业、顺应转型方向、兼顾社会责任和盈利的央企和国企将占主导地位。
现在是一个合适的买方市场,买家的谈判能力很强。三年来,很多业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缓解资金链紧张,有的房子是“超级笋”楼。建议你多看房。
做好三个方面工作,楼市预计上半年触底下半年复苏
金融界:2023年房地产会不会复苏,如果复苏预计会在哪个时间点?
李宇嘉:2023年,房地产复苏被寄予厚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层面确立了房地产“防风险、扩内需”的主题。相比之前的“防风险促转型”,政策立场更加友好,显然意味着房地产可以复苏。从近期政策来看,在房价持续下跌的城市,房贷利率无下限,越来越多的城市退出或收缩限购限售,启动了“认贷不认房”的首套房认定标准。
房地产要复苏,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政策不达目的,似乎不会停止吹暖风。然而,有几个限制因素:
第一,疫情能否在第一季度消散。如果有,经济社会回归正常,这是楼市企稳的社会环境;
第二,房价能否止跌。现在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已经连跌15个月。如果房价继续下跌,房地产市场将难以为继
“保交楼”任务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出险企业要放弃幻想断臂求生,尽快出让股权和项目金融界:房地产政策在供需两端还有哪些发力点?对于“保交楼”工作又有哪些建议?,断臂求生,尽快以合适的价格卖掉自己的股权和项目。此外,通过存量项目处置与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的征集建设相结合,以较低的价格解决了青年、新市民、无房户的住房问题,既解决了存量问题,又调整了住房供应结构。
李宇嘉:,通过以工代赈,直接货币补贴,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基层民众尽快恢复就业和收入预期。
供给端,加快落实金融扶持民企的“三支箭”,对出险企业或项目收并购的力度要加大,同时督促出险企业放弃幻想
需求端,加大疫情冲击、就业下行背景下,对普通百姓的纾困力度如果资金能自由流动,就给前期项目输血,通过后续项目保证交楼。对于资金有“硬缺口”的项目,地方政府会先想办法垫付资金,先交房,再追究挪用资金的法律责任。对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思想。这样才能形成智行的威胁,开发商或者实际控制人才能拿回钱,才能保证资金的可用性。
总之,就是要需求端提振,供给端改革,让供需匹配,供需两端相互适应、相互支撑。
对于保交楼,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任务,一定要夯实房企的主体责任、地方支付的属地责任。
房企未来存量洗牌,要顺应国家房地产新模式方向发展金融界:房企会不会更加分化?预计今年千亿房企会不会增加?头部房企格局会不会有比较大的变化,对于房企有何建议?2023年分化的表现是风暴的清除加速,剩下的会先稳定运行。所以2023年的分化不会很激烈,而是未来洗牌期的过渡阶段。1亿房企应该会在2022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如果下半年市场回暖,预计会比2022年增加1-2家。李宇嘉:同时在2023年收购部分风险承担企业的项目或股权,以稳定或扩大业务规模。此外,前期经营稳健、坚守主业的民营企业,在国家“三支箭”、改善资产负债表等扶持政策下,将在2023年债务高峰后成功迎来安全区,寻求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房企分化,过去是规模的分化,未来是存量洗牌,经营稳定、坚守主业、财务健康的继续发展,适应高质量发展、发展民生住房的企业做大做强。另外头部房企的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相反会越来越清晰,即坚持主业、顺应转型方向,承担社会责任与盈利兼具的央企、国企占主导。,特别是幼儿园、小学、初中、中学教育配套要到位,自持商业办公物业要管理好、招商好、运营好。它们不应该出售或长期空置。另外对房企来说,2023年债务高峰期,首先确保顺利渡过债务偿还,不出现违约砸自己招牌的同时,砸市场的信心,一损俱损。通过以上,逐步修复市场和人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要让人用脚投票。最后损失的是整个社会,包括开发商。
同时做好市场调研,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改善和刚需户型。对于购买力不足的地区,要及时降价,推出各种优惠,宣传自己在配套、物业、服务、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不是虚假宣传)。最后,放弃过去高举高打,追求短期利润的商业模式,顺应国家新的房地产模式方向,积极保交楼,做好配套设施。
承诺的服务都要到位。积极参与保租房、城镇化、呈现融合、区域开发等,谋求未来长期可持续的、细水长流的收益。现在是妥妥的买方市场
,建议多看房留心“超笋”楼盘金融界:
对居民购房有哪些建议?现在是一个合适的买方市场。购房者不仅谈判能力强,而且有很多房子可以选择,包括新房和二手房。所以,对于刚需换房的购房者来说,我觉得现在是个好时机。
当然,因为买房周期比较长,从验房到交易完成至少需要一个季度,买二手房需要更长的时间,“卖一买一”需要半年以上(因为卖房周期更长,找到合适的买家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大家要尽早规划,弯腰入市,尽早接触市场的第一手信息,对自己所在区市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存量时代,房子太多了,大家都要多看房子,新房,二手房,这样才能把握最新的价格走势,比较各种房子的性价比,是否最适合自己。同时,交通越来越便利,买房的区域可以扩大,各个小区也要看看,这样才能知道你和你的家人在通勤时对选房的要求,孩子对学校到学校距离的要求,出门购物是否方便,父母对出门散步、公园等是否有要求。以此类推;还要了解该区域的旧改规划、交通、教育、小区物业质量、物业稳定性(不要接触经常换物业的小区)、小区居住氛围是否足够好、房屋交易频率高等等。让自己的房子保值。好房子就是买的时候性价比高,住的舒服。以后想换房卖,可以顺利低价卖。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三年的疫情和经济低迷,很多业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了缓解资金链紧张,有些房子是“超级竹笋”楼盘。如果你买这些房子,你真的会获利。但是,这种房子很难找,大家都想买。这就是为什么,建议你多看房。好房子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当下是不是买房的良机?李宇嘉:(户型设计好,空间利用率好,建材好),应该是相同或多样的。最后,再提两,未来月供可以支付。如果你认为未来收入可以维持或者工作前景乐观,可以选择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