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迪
出品吉焦点金融
“在丛林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快、最大、最敏锐的物种,而是能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讲过生物进化的规律,这同样适用于残酷的商业竞争。以前靠高杠杆,追求规模来获得行业影响力,现在要靠信誉和品牌说服力来赢得客户。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曾经被忽视的品牌价值正在回归。
品牌价值虽然难以评估和实现,但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软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的既定标签。在房地产行业,如果提到一个能同时“玩”地产、商业、基建、住总、投资五大板块的房地产企业,人们会脱口而出,那一定是联合开发、联合会展,这是品牌力的体现。
从产品演绎到品牌价值的诞生,不断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品牌改变滋养着企业更具影响力。品牌价值的增长也会传导到产品链的每一寸,促进企业利润和商品溢价的增长。
近日,和盛创展荣获搜狐焦点2022房地产行业价值100公司“年度价值品牌企业”。站在30岁的节点上,面对“管理红利”时代,这家转型为科技赋能、产业驱动的综合性投资控股平台公司,以快速的“应急反应”讲述着品牌年轻化的故事。
一个样板工程,一种产品态度
今年,广州湖山国际七期项目荣获“和盛创展集团2022样板示范工程奖”,是和盛创展以“精细管理为主体,打造安全,提升品质”为核心的管控思路的展示,也是巩固品牌力的体现。
那个时候,产品力还是企业品牌力的核心。在保底交付、房企风险处置等多项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房企吹响了“保底交付”的号角。保底交房是为了稳定民生,稳定楼市,稳定企业在购房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在行业信任崩塌、烂尾楼、企业雷等负面效应下。和盛创造的选择是始终站在客户的角度,立足于在保证交付建筑、预售、施工、维护的同时,进行质量的常态化管理,以“四位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为手段,通过风险控制、生产质量安全实体管理、管理行为控制、质量提升、服务赋能、智能工程建设,
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和盛会展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主要交付项目有和合北京、和盛世界村、和盛国际花园、唐皇和盛观等。
除了与时俱进的投放策略,和盛品牌力的核心还体现在贯穿30年生命周期的产品策略上,以打造、悦、帝景、和国际城等一系列特色产品IP,构筑自己的“护城河”,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以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溢价。
事实上,凭借产品的无形价值和口碑,和盛创展一度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并于2004年成为中国首家销售额突破100亿的房地产公司。销售规模领先行业主要得益于前期在广州的超前布局。与此同时,行业从规模转向优质低成本,仍然考验着企业准确的市场判断能力。
和盛一直坚持深耕重点经济圈和一二线城市核心地位,尊重客户、土地价值、城市价值,寻求城市、资源、土地之间的平衡,走“高端精品战略”的发展路线。
根据客户的生活需求和购买偏好,打造产品IP和细化标准,把运营需求放在前面,在定位产品之前考虑后期的运营和服务。这是和盛对自己的要求。比如在高端产品线方面,和盛推出产品,和合京华、和盛缙云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加速了品牌价值的实现。针对新生代客户,推出“悦系”,通过打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一流产品,塑造的生活理念。
据了解,在全国成功开发的近百个住宅项目中,和盛创展累计开发面积已超过3000万,为超百万业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除了住宅精品,和盛创展拥有100多个商业地产项目,业务覆盖京、沪、广、深、成等10多个主流城市,商业地产项目超过100个。其中,北京朝阳合生汇、上海五角场合生汇成为时尚生活的“引力场”。单个项目日均客流量已超过12万,合生通会员超过200万。
在房地产行业利润被摊薄的时候,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是每个房地产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
与众多选手同台竞技,和盛创展的另一个“杀手锏”是从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地产运营商逐步转型为技术和产业驱动的综合性投资控股平台公司。以房地产板块为“半径”,延伸到其他上下游行业,协同的新领域是技术赋能和多元化发展,以投资平台的战略方向打造差异化路径,打通多元化增长渠道,形成自身实力。
以科技的名义开启创新活力的想象
单一品牌或许可以跨越周期,但不可能做到每个周期都领先。只有形成品牌矩阵思维,才能形成资产包,发挥更大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会引入更好的品牌管理思路,以适应品牌新的秩序和节奏。
除了形成自己的产品IP来形成品牌的核心形象,和盛创展找到了科技撬动企业新利润增长点的杠杆,通过科技赋能的创新营销模式,实现了内外经营效率的提升,提质增效,形成了会玩、敢玩的和盛创展品牌形象。
一个个数据清晰记录了和盛创展数字化营销转型的成果。2022年春节前,和盛展线上线了“合家欢,玩玩乐,天伦之乐”的活动。最终,春节期间五个地区的直播超过500场,观众超60万,赞近500万,粉丝超万。
打破房企传统营销桎梏,深挖和盛展IP品牌价值,以先进的技术抓住消费主力的眼球,形成与年轻人新的沟通方式。这是新时期和盛会展发展的新思路。
据说创新是保持企业品牌生命力的关键。尤其是2022年,行业竞争将会加剧。面对市场格局的变化,只有拥抱科技新形势,才能在浪潮中赢得主动。为此,和盛创展将数字营销和创新营销建设作为企业的长期营销战略,实现营销和品牌的全面升级。
对内对外,和盛创展进行了流程标准化再造和开发流程再造,实现精准营销。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了运营管理效率和集团盈利能力。
比如搭建VR看房、全景样板间、网上售楼处、现场卖房等平台。并形成“线上看房、实景体验、营销预约跟进”的闭环服务,全面启动线上获客产品、mat的应用
此外,要用创新的营销思维模式为企业不断注入向上的活力,打破房企传统的营销桎梏,独特大胆的营销模式不要用年龄来定义。深化和盛展会的IP化品牌价值,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抓住消费主力的眼球,建立与年轻人沟通的新方式。拥有强大的品牌年轻化力量,满足时间节点是打破内容怪圈的关键。30周年前后,从2022年初开始,和盛创展推出了“伟大的30岁”、“万物皆可为U意”、“易茶警心”、“购房节”、“U意研究院”、“更好的你30周年收官季”、“U美征集大赛”等一系列30周年潮流活动
守住安全底线,贴好声音标签。
如果说产品是企业的后台,创新就是让企业活下去,而现金流则决定了企业的生死。行业处于下行通道,更重要的是建立现金流“护城河”,保证资金顺畅。
作为一家在广州起家的房地产公司,和盛创展给业界的印象是,除了低调之外,长期专注于项目销售的溢价红利,而不是追求企业规模,这也形成了其守护安全稳定底线的品牌标签。
和盛创展把风险管控放在首位,保持增长,控制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精细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控制下,和盛的“价值投资”理念是,无论是设计、成本、投资、开发、工程还是营销的每一个环节,全体员工都具有全局管理意识,以项目管理的最佳结果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服务于运营,对经营指标负责,向管理要效益。比如布局销售目标,既实行“旬结”机制,又加强指标流程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一系列的管理都表现在业绩上。半年报显示,和盛创展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港元,毛利率23%,净利润同比增长11.0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46%,在行业内表现良好。
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和盛创展的总负债比2021年末下降了10%。无公司债、国内债券余额,年内无公开市场债券到期。合理配置各种有息负债。与其他有大量美元债务到期的行业企业相比,财务健康也让和盛创展提前规避了风险。
和盛创展凭借其较低的资产负债率、逐年降低的借款成本和充足安全的现金流,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其主体信用和债券信用等级为AAA、HP B,评级展望为稳定。
此外,凭借品牌口碑,和盛创展获得“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百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中国综合实力投资控股企业”等社会各界荣誉称号近千个,2022年获得荣誉近50个。
从地产旗舰到全产业链高品质生活运营商,和盛创展凭借运营实力,为社会解决就业超过10万人,品牌价值480亿元,品牌力将在2022年再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