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杨宏斌
最近几天,很多房企的负责人都很忙,信贷合同陆续签订,股权融资陆续进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房企都能在春风沐浴。对于一些身处险境的房企来说,危机并没有解决,甚至还在发酵。
12月7日,香港高等法院在听证会上向新力控股发出清盘令。对此,新力控股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发布消息,相关信息以公告为准。
新力控股的清算申请于8月收到。8月29日,新力控股发布公告称,已于2022年8月23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交针对公司的一项私募债券(其他海外融资安排之一)的清盘呈请。
9月19日,新立公布了信访听证会的时间,是10月26日。此后,听证会被推迟了两次,最后一次更新的听证会时间是12月7日。最终,新力收到了清算令。
根据香港《破产管理署条例》,法院发出清盘令后,会委任一名临时清盘人。临时清算人将接管公司并处理可变现的资产。如果公司的财产在扣除所有费用和开支后还有剩余,清算人将把这笔钱分配给其债权已被接受的债权人。
当公司所有资产均已变现、相关调查已完成、债务已摊销后,清算人将提交清算人解除证书,公司将于提交之日起两年期满时解散。
这意味着,张花园可能失去香港上市平台新力。
第二次清盘令
自房企流动性危机爆发以来,已有多家房企提交清算请愿书,包括恒大、大发、花样年、祥生控股、傅生国际、天宇地产、龙光等,但尚未进入法院裁定和执行阶段。
所谓清算呈请,是指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负债过多,经营困难。债权人或公司本身可以向法院提出清算申请,法院将审理清算申请。如果申请获得批准,法院将发出强制清算令,命令对该公司进行清算。
有分析认为,部分债权人提交清算请愿书,并非真的希望房企被清算,而是一种谈判手段,希望向公司施压,督促房企偿还到期债务。如果投资者偿还债务的要求得到满足,他们往往会撤回申请。
如果融创收到的清算申请只是单个债权人的行为,这个债权人持有的金额很少,少数投资人发起的清算申请很少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再看看世纪佳缘国际,迄今为止已经收到了三份清算申请,其中两份已经撤回。
然而,连续清算申请也有例外。在新力之前,阳光城的海外发债方嘉实国际也已经接到了清盘令。根据香港法院的清算令,香港破产管理署已被任命为临时清算人,接管该公司并处置可变现资产。在此轮行业危机中,新力是继阳光城之后第二家被下达清算令的房地产公司。
但由于阳光城被其境外债券发行人下达了清算令,阳光城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该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对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等。且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化。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白文熙分析,是否下达清算令,主要取决于处于危险中的房地产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沟通。法院更尊重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的协议,只有在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会根据发债协议及相关法律作出裁决。
清算背后
今年以来,有不少住房c
汇盛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表示,一方面,如果申请清算的清算人债务较多,或者参与人较多,会涉及大量资料和合同,需要时间。如果只有一个债权人申请清算,整个事情就简单多了。
另一方面,香港的法院也会受到一些压力。有时,他们会推迟清算,看看是否有可能给债权人一个重组和和解的机会,这完全可以由法院控制。但也指出,房企清算听证会不可能无限期持续下去。“如果债权可以明确确认,没有争议,那么香港法院也不能阻止他拖延清算。”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是他们与债权人谈判的筹码。清算申请被延期的房地产企业大多一直在努力推进债务重组,但索尼在数次延期后仍无法避免清算。
业内人士指出,一般来说,债权人和法院都同意延期召开房企清算听证会,很多还是希望和支持企业债务重组,以便在成功后尽可能收回投资本息。而如果债权人最终选择“杀鸡取卵”,决心清算企业,可能是因为企业没有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新力地产由张元林于2010年创立。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索尼进入千亿阵营只用了10年时间。
为了冲击千亿,新力采用“120天开工开发,180天达到预售标准”的高周转开发模式。高周转下,积累了巨大的风险。去年9月,刚刚跨过千亿的索尼出现了流动性危机。2021年9月20日下午,新力控股股价突然暴跌,跌幅超过90%。当天下午股票停牌,当天总市值蒸发123亿港元。
一个月后,新力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没有足够的财力偿还10月18日到期应付的2.5亿美元债务本息,官方正式宣布,雷霆万钧。
遇到流动性危机时,房企领导通常会亲自出面,积极与债权人沟通,树立市场信心。然而,索尼陷入危机后,出现了多次沉默。
到目前为止,新力控股只公布了2021年中报,但无论是2021年年报还是2022年中报都无法按时公布。原因是集团财务报告单位人手不足,公司财务报告职能无法正常有效运作。因此其具体债务情况无法得知。
目前新力还在更新销售数据。截至2022年10月31日,新力地产合同销售金额约31.37亿元,其中2022年10月入账约4.2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96.08%和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