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2月8日,毕马威中国发布了内地和香港IPO市场2022年回顾及2023年展望。尽管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全球IP0市场受到影响,但mainland China和香港的IP0市场表现相对较好。2022年,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IPO活动减少。年内交易笔数和集资总额分别下降约50%和60%。其中,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新股发行总额下降了90%以上。
据该行介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2022年全球IPO融资额中排名前两位,而a股市场是2022年全球IPO市场的主要推动力,贡献了近一半的总融资额。
由于中国内地受全球市场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a股IPO市场保持了弹性。尽管交易数量同比下降,但该行预计,2022年a股IPO筹资总额将逐年增加,Vitter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加上科技创新板创业板,贡献了a股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融资和交易总量。预计今年募资和交易4136亿元,261宗,其中前十大新股有6只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
香港方面,香港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朱雅仪预计,今年香港融资约970亿港元,个案约73宗;与去年相比,筹资金额和数量分别下降了71%和24.7%。筹资金额是近十年来最低的。不过,随着今年下半年IPO活动的恢复,预计2022年港交所总筹资额将位居全球第三。由于明年将有大量申请赴港上市,预计2023年香港IPO市场的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2022年共有9只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与2020年和2021年的9只和8只差不多。但其中4只中国上市股票是通过介绍上市,没有募集资金,其他中国上市股票相对较少。因此,今年中国上市股票的回报对募集资金总额的贡献低于过去两年。另一方面,香港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机制顺利启动。年内,共有14家上市公司提出上市申请,其中4家成功上市。
该行预计进入2023年,全球IPO市场将继续受到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如果通货膨胀逐步得到控制,加息的步伐将会放缓,为筹资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此前推迟上市的公司可能会重启上市计划,以推动明年全球IPO市场的复苏。预计明年将有90只新股在香港上市,融资约1800亿港元。
毕马威资本市场咨询集团中国区合伙人刘大昌指出,2022年a股IPO市场展现出韧性。随着各项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和完善注册制的措施的出台,预计即使宏观经济环境充满挑战,a股资本市场仍将保持活跃。
此外,朱雅易表示,专门技术公司的拟议规则将为处于发展初期的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在香港上市打开大门,使他们能够筹集资金进行进一步的研发。一旦推出,将有5-10家公司通过这一系统上市,筹资金额约为200-300亿港元。展望未来,毕马威中国预计,随着市场情绪回升,IPO活动将在2023年继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