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月,全国房价总体稳定,环比降幅明显小于上月,城市数量快速下降。在受监测的142个样本城市中,房价平均环比下降0.17%,环比下降0.51个百分点。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为86个,占样本的60.6%。与上月相比,城市数量环比下降19个。有55个城市逐月上升,占样本的38.7%。
与此同时,房价已经从下跌中稳定下来,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也随着季节而下降。大数据监测(Big Data Monitoring)发现,2019年1月,1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指数为108.86,较上月下降5.6%,但成交量仍高于2018年11月。随着1月临近中国传统春节,2019年1月二手房成交量的下降不能直接解释为市场繁荣的下降。近年来,主要城市的住房周转率普遍上升,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相对稳定,潜在的住房需求仍然相对强劲。
根据城市层面,2019年1月,一线城市平均房价环比上涨0.23%,比上个月上涨0.57个百分点。在一线城市中,北京和广州停止下跌,环比上涨0.83%,广州环比上涨0.55%。上海和深圳环比仍下跌0.23%,上海跌幅较上月收窄0.43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1月一线城市平均下降1.795%,上海同比下降10.44%,排名第一,深圳同比下降0.17%,排名第二。广州和北京的房价同比略有上涨,北京同比上涨1.54%,广州同比上涨1.89%,两个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接近全国消费物价指数水平。
2019年1月,准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平均上涨0.008%,比上个月上涨1.24个百分点。除苏州继续上涨1.1%外,其他准一线城市的跌幅也大幅收窄。其中,杭州的环比下降幅度缩小了2.09个百分点,重庆缩小了1.24个百分点,天津缩小了0.9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表现出稳步下降。2019年1月,二线城市的平均房价环比下降0.102%,比上个月下降0.724个百分点。青岛、济南、长沙、Xi和其他二线城市的环比下降明显。环比降幅最高的二线城市青岛,2019年1月环比降幅为1.11%,比上个月下降0.98个百分点。厦门、成都、南通等二线城市停止下跌,小幅上涨,厦门环比上涨0.98%。
另一方面,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房价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明显放缓。2019年1月,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房价环比平均下降0.202%,环比平均下降0.46个百分点。在有三到四条线路的118个样本城市中,有72个城市下跌,比上个月减少了12个。在三线和四线城市,61%的城市下降,比上个月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吉安、安庆、邯郸、石河子、张家口等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相对较快。2019年1月,廊坊(燕郊)房价环比上涨5.23%,这是廊坊(燕郊)房价连续第二个月快速上涨。
与一级和二级城市相比,三级和四级城市有不同的市场基本面。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一线城市经历了一波房价调整。北京的房价从2017年4月的峰值下跌了近20%,而上海的房价在过去一年下跌了10%以上。自2018年上半年以来,三线和四线城市刚刚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同比涨幅仍然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一、二级城市的短期房价受到严格的调控政策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然而,房价上涨的潜在压力仍然存在。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长预期下降和严格控制政策的影响下,一线和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受到抑制。然而,这些限制大多是短期因素。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改善或监管政策大幅放松,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率先升温。
一、二线城市作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区和高端产业集群,在城市化阶段存在着长期的住房供需矛盾。自2017年以来,北京、上海和厦门等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经历了不断的调整。房价下跌的风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存在一定的潜在上行压力。
三线和四线城市缺乏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但房价持续下跌也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一方面,三线、四线城市收入水平和人口吸引力较低,住房投资和二手房市场投机需求相对不活跃,房价持续上涨的动力不足。从2017年到2019年,受货币化帐篷向三线、四线城市转变、房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二线、三线城市房价累计大幅上涨,客观上也需要分阶段调整房价。低存量城市棚户区货币化政策的调整,对三线、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起到了推底的作用。
另一方面,国家对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增加,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城市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政府为稳定经济而采取的诸多经济振兴措施也将间接惠及房地产市场。所有这些因素都削弱了三线和四线城市房价下跌的势头。
「唐山是房价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