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万科、龙湖、碧桂园、美的地产等房企之后,金地也宣布成为各大银行的最新合作伙伴。
11月23日-25日,金地先后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三大国有银行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获得总额超千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支持。
11月25日,金地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管理层适时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并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新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总规模不超过200亿元。
此外,金地近期搭车“第二支箭”,拟向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提交150亿元存架注册发行申请。
目前国有大行的信贷对象主要集中在经营相对稳健的房企。从财报来看,金地被列入银行“白名单”并不奇怪。
10月28日,金地披露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530.75亿元,同比下降1.5%。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至33.63亿元,同比增长0.83%,与去年大致持平。
“三条红线”上,金地和金场均保持了绿档,多空负债比例分别为67%和33%,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进一步降至4.5%。全年83.39亿元企业债券、4.62亿美元海外债券和15.76亿元中期票据如期兑付。今年没有支付境内外公开市场公司债和中签票的压力。
短期来看,金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的处境和应对相当淡定,而这背后是扩张幅度的大幅收窄。
前三季度,金地仅完成新开工面积4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1.41%,新增土地储备1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54%,总投资220亿元,同比下降80.62%。
截至目前,除了10月中旬官方公告与厚泰贸易集团联合开发天津金西地块外,金地再无其他拿地报告。
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金地仍需注入活水。其实这也是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背景。
该指数发布的《1-11月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报告》显示,报告期内50强房企新增土地施工面积883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7%。
但投资的收窄更容易影响未来的收益预期,房地产行业目前的关口是保交付。
截至今年11月底,金地已按期完成53000余套房屋交付,其中13个项目批次共计约4000套房屋已提前交付,近20个项目将进行交付时认证。
带着购房者的普遍担忧,金地在全国项目的施工现场组织了专门的开盘活动,邀请准业主以线上、线下、图文、视频等形式“监工”。目前,已有110多个在建项目完成开盘活动。
金地的这些“保底交房”教训,与目前的楼市调控方向基本一致。
继11月8日“第二支箭”发出后,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介绍,在前期开展的“楼宇交付担保”专项贷款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将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的贷款支持计划,向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鼓励其支持“楼宇交付担保”工作。
针对银行较为关注的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问题
11月25日,中国银行宣布本周与万科集团、碧桂园、龙湖集团、中海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金地、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美的地产等十家房地产企业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元,意向授信总额超过6000亿元。
11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与万科集团、金地、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集团、美的地产集团、惠今集团等12家全国性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融资总额6550亿元。
此外,11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金地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将分别向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授信额度。
与其说这些头部企业近日频频出现在聚光灯下,不如说是监管部门和国有银行把聚光灯投射到了企业身上。